教案
13. 医院感染的形成、洗手技术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 护理 课程: 基础护理技术 教案编号:
课 题 |
医院感染的形成、洗手技术 |
课时 |
2 节 |
||
任课教师 |
|
授课日期 |
|
||
授课方式 |
理论课 |
教学方法 |
教学做一体化、举例法、体验操作法、练习法 |
||
知识点 |
感染链、医院感染的类型、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洗手技术 |
||||
重 点 |
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和控制措施 |
难 点 |
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和控制措施 |
||
教学目的、要求: ¡ 1、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 2、掌握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3、熟悉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 4、掌握基本洗手技术 |
|||||
教学内容提要: |
|||||
一、复习(5min) 二、组织教学(5min) 三、导入新课(5min) 四、讲授新课(70min) 1、医院感染的概念 2、医院感染的形成 3、医院感染的类型 4、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5、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6、洗手技术 五、小结、小测(5min)
|
|||||
课后思考题: 去医院看病如果在进行注射的时候由于止血带等而感染上某种疾病,这应该可以归结为那种传播途径?
|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 模拟病房、阶梯教室,营造真实病房环境。 教具:多媒体、 洗手液、病床、模拟人、 教学参考资料:1.《护理学基础》,李如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活动过程: 一、 复习 上节课上的内容是更换卧位,教师抽查学生上台使用模拟人摆放处所要求或者是有利于病人的合适卧位。通过这种方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 组织教学 同学间相互整理着装,主要是护士服、护士帽、头发的整理。小组长进行考勤的登记,如有缺席或者早退的情况一律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 三、 导入新课 课前真实的新闻,引导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观看教学相关视频,提出热点问题。 四、 讲授新课 1、医院是各种病人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加之治疗方式的不同,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不断增多。所谓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医院活动期间受到病院微生物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2、医院感染的形成由三个方面组成:(通过图片讲述) 感染链: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3、医院感染的类型 (通过举实例的方式讲解)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4、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提问引导的方式讲授如:医院的主体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 病源体、易感人群、医务工作者、消毒灭菌的不严格、感染链的存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布局的不合理等 5、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通过表格和示例图的授课方式讲解医院的管理组织、规章制度等)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监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7、洗手技术 (提问:手上脏了怎么办?--洗手,找一位同学上来示范他自己的洗手方式,引出医学上的洗手技术) 【目的】 清除手上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操作前准备】 l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l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 l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对照幻灯片的图片,教师带动全班同学练习七步洗手法。 五、小结、小测 合上书本,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和洗手技术的操作方法。 小测: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关于医院感染的题目
|
|||||
教学小结与检测: 小结:医院感染是学习剩余课程的基础,只有意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学生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各种流程做事。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 检测:职业考试选择题 |
|||||
教学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