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4. 清洁、消毒、灭菌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护理 课程: 基础护理技术 教案编号:
课 题 |
清洁、消毒、灭菌 |
课时 |
2 节 |
|||||||||||||||||||||||||||||||||||||||||||||||||||||||||||||||||||||||||
任课教师 |
|
授课日期 |
|
|||||||||||||||||||||||||||||||||||||||||||||||||||||||||||||||||||||||||
授课方式 |
理论课 |
教学方法 |
教学做一体化、举例法、体验操作法、小组学习法、讲授法、案例法 |
|||||||||||||||||||||||||||||||||||||||||||||||||||||||||||||||||||||||||
知识点 |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方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使用注意事项 |
|||||||||||||||||||||||||||||||||||||||||||||||||||||||||||||||||||||||||||
重 点 |
消毒、灭菌的方法 |
难 点 |
常用化学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
|||||||||||||||||||||||||||||||||||||||||||||||||||||||||||||||||||||||||
教学要求 |
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3.说出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
|||||||||||||||||||||||||||||||||||||||||||||||||||||||||||||||||||||||||||
教学内容提要: |
||||||||||||||||||||||||||||||||||||||||||||||||||||||||||||||||||||||||||||
一、复习 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清洁:清除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热力消毒灭菌法、辐射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生物净化法 化学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四、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低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 |
||||||||||||||||||||||||||||||||||||||||||||||||||||||||||||||||||||||||||||
思考题: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什么? |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护理示教室(阶梯教室,示教室内营造病房真实气氛)。 教具:教学示教用物、多媒体、 教学参考资料: 《护理学基础》(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审定)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考勤( 5min) 二、复习(5min) 三、复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展示新课学习目标(5min) 四、引入新课(5min) 五、讲授新课(60min) 1、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 2、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热力消毒灭菌法、辐射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生物净化法 化学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3、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低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 六、小结与课堂小测(5min) 七、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5min) 具体教学过程 一、 考勤(5min) 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随机抽查,通过此种方式检查考勤。未到的同学,班干记名,酌情扣去平时成绩。 二、 复习(5min) 通过《护士执业考试》相关练习题对医院感染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比如:感染形成的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三、 引入新课(5min) 课前真实的新闻,引导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观看教学相关视频,提出热点问题。 以洗碗做例子—引出清洁、消毒、灭菌。 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说出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四、讲授新课(60min)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1、清洁:清除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2、消毒: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3、灭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从而导致其死亡。
湿热法:空气、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干热法: 1、燃烧灭菌法: 应用: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急用的金属器械;试管或烧瓶 方法:焚烧炉焚烧;火焰烧灼;点火燃烧 2、干烤灭菌法: 用物:特制烤箱 应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比如油剂、粉剂、玻璃器具…… 温度:根据物品及烤箱类型确定 时间:一般为;160℃ 2小时; 170℃ 1小时;180 ℃ 0.5小时 3、煮沸消毒法: 适用: 耐湿、耐高温的物品(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 温度:≥100℃ 时间:10~15分钟,(橡胶类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 增效法:配成1%-2%碳酸氢钠溶液。可提高沸点至105℃、去污、防锈 方法:将全部浸没在水中,然后加热煮沸;消毒时间从水沸后计算;如中途加入物品,则在第二次水沸后重新计时 注意事项:煮前——将物品刷洗干净,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空腔导管须先在腔内灌水;物品不宜放置过多,不能重叠,保证物品各面与水接触。 煮时——玻璃器皿应用纱布包裹好后,从冷水或温水中放入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及时取出刀、剪等锐器用纱布包裹,防变钝。 4、湿热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临床最常用、效果最理想的方法(列图,对比说明) 适用: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如金属、玻璃、橡胶、搪瓷、敷料等。
注意事项:煮前洗净,数量适中,包裹适中,容器有孔,放置合理,待干取出,随时观察 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最可靠 5、辐射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而导致细菌死亡。 特点:穿透力弱(玻璃、尘埃、纸张等均影响穿透力) 方法:日光暴晒、紫外线灯管消毒法、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6、日光爆晒法:(附图说明) 曝晒时间:≥6小时,翻动一次/2小时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特性:杀菌最强波段为253.7nm;穿透力极差;效果受温、湿度影响 适用:室内空气消毒、室内物品消毒;一支30W紫外线灯管/10m2(列表,对比说明) 应用:
臭氧灭菌灯: 注意事项:使用时关闭门窗;人员需离场;消毒结束后20-30分钟人员方可进入。 微波消毒灭菌法: 原理: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使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极化,温度迅速升高。 应用:食品、餐具、医疗药品…… 7、层流净化法: 原理: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0.2μm的尘埃,选用合理气流方式,达到空气洁净目的。 应用: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ICU 化学消毒灭菌(结合图片展示的方法讲述) 原理: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 应用:不宜高温而又耐湿的物品 适用原则: 酌情选择,严格掌握;现用现配,定期更换;物浸液下,必要加盖;先洗后消,消后冲洗 ;定期检测,做好防护。 分类: 低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中效: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其他微生物 高效: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 化学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熏蒸法: 原理:将消毒剂稀释并加热,使消毒剂产生气体。 适用:室内物品消毒,室内空气消毒, 不能蒸、煮、泡的物品 空气熏蒸法:1-2%过氧乙酸8ml/m3 30-120min 纯乳酸0.12ml/m3+等量水 食醋5-10ml/m3 物品熏蒸:40%甲醛40-60ml/m3+高锰酸钾20-40g 6-12h 环氧乙烷800-1200mg/L 2.5-4h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列表比较说明)
|
||||||||||||||||||||||||||||||||||||||||||||||||||||||||||||||||||||||||||||
四、教学小结与检测: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说出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检测: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 |
||||||||||||||||||||||||||||||||||||||||||||||||||||||||||||||||||||||||||||
五、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思考题: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