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5. 无菌技术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护理 课程: 基础护理技术 教案编号:
课 题 |
无菌技术 |
课时 |
2 节 |
|||
任课教师 |
|
授课日期 |
|
|||
授课方式 |
理论课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教学做一体化、举例法、体验操作法、练习法、 |
|||
知识点 |
无菌的概念,无菌与非无菌区域,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操作技术 |
|||||
重 点 |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技术 |
难 点 |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
|||
教学要求 |
1、 掌握无菌的相关概念; 2、 熟练区分无菌与非无菌区域; 3、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4、 熟练进行无菌操作技术 |
|||||
教学内容提要: |
||||||
项目四:无菌技术 一、 无菌的相关概念; 无菌、无菌区域、无菌技术 二、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操作前准备,无菌物品保管原则,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三、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铺无菌盘、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
||||||
思考题:无菌盘从铺好到使用,多久后失效?无菌药液呢? |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护理示教室、治疗车、模拟病房环境、营造无菌操作的适宜环境。 教具: 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治疗盘、无菌溶液,无菌手套,纸和记录的笔 教学参考资料: 《护理学基础》(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审定)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本教材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考勤 5min) 二、复习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展示新课教学目标(5min) 三、引入新课(5min) 四、讲授新课(70min) 1、无菌的相关概念; 无菌、无菌区域、无菌技术 2.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操作前准备,无菌物品保管原则,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3、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铺无菌盘、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四、 小结与课堂小测,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5min) 具体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5min) 检查着装,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带的着装进行强调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严肃班风还可以顺势检查了班级的考勤。请班干把未到的同学进行登记,酌情扣去平时成绩。
二、复习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展示新课的学习目标(5min) 通过护士职业考试上摘录的考题进行课前小测。通过测试的办法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介绍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掌握无菌的相关概念;熟练区分无菌与非无菌区域;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进行无菌操作技术. 三、 引入新课(5min) 课前真实的新闻,引导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观看教学相关视频,提出热点问题。 通过图片导课的形式进行(给几组正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图片) 四、讲授新课(70分钟) 无菌的相关概念 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1、操作前准备 环境:清洁、宽敞;操作前30min通风,停止清扫地减少人群流动,避免尘埃飞扬。 护士:穿戴规范,戴口罩、剪指甲并洗手 用物: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铺无菌盘、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2、无菌物品保管原则 Ø 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且有明显标志; Ø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Ø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d,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3、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附图说明) 保持无菌: n 面向无菌区,并保持一定距离(20cm); n 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水平,不可触及 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边讲解边进行操作示 范,帮助学生理解) n 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展示图片) n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操作示范) n 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一人一物: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技术(实物演示,教师操作示范、附图解释) 1.无菌持物钳 目的: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类别:卵圆钳、镊子和三叉钳。 三叉钳:三叉,呈弧形向内弯曲 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卵圆钳: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 镊子:尖端细小灵巧方便 夹取棉球、纱布、缝针等小物品。 存放 消毒液浸泡法 ² 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 2~3cm或镊子长度的1/2 ² 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 ,以免相互碰撞 ² 每周消毒、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 ² 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注射室等每日消毒、灭菌。 干燥保存法 每4~8h更换一次 使用(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取无菌持物钳: 拇指、中指或无名指提持物钳双环,食指固定钳柄上1/3处,闭合钳端,垂直取出。 保持钳端向下,在胸腹水平操作,不可过高或过低也不可倒置 。 使用后将钳端闭合,对准容器口中央向下放,避免触及容器口周围,然后打开钳端 注意事项 ²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 手不可触及容器口和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钳端不可触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及容器口 ²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²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 ² 避免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² 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换药或消毒皮肤。
2、无菌容器(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目的:保存与盛放无菌物品; 无菌容器一经开盖后,24小时内有效 开盖法 ² 开:从对侧往近侧 ² 盖:从近侧往对侧 ² 盖子的无菌区不得污染;不得在无菌容器的上方翻转盖子。 ² 从侧面开关不能跨越无菌区 ² 夹取无菌物品时,持物钳不得触及容器口。 3、无菌包(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目的:保持无菌包内物品的无菌 开包后未污染,剩余物品有效期为24h. 评估:有效期、消毒灭菌效果、包布有无潮湿、破损
4、铺无菌盘(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目的:用无菌巾形成一无菌区,其中放置无菌物品, 供治疗和护理之用。 ² 勿触及内面,勿跨越无菌区 ² 无菌盘的有效期为4小时 ² 5、 取无菌溶液(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评估 ² 戴无菌手套 ² 擦去瓶外灰尘; ² 核对溶液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 ² 有无混浊、沉淀、变色; ² 瓶身有无裂缝、瓶盖有无松动。 ² 已打开溶液未污染,有效期为24h 倒无菌溶液 ² 瓶签向上,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入无菌容器中。 ² 已倒出溶液不可再倒回瓶中
6、戴无菌手套(展示实物,操作示范及配合图片说明) 目的: 防止感染,保护病人与医护人员。 评估:灭菌效果及有效期、型号;有无潮湿、破损 取手套:持手套反折面,手套外面应从无菌区通过 戴手套:手套的外面不可触及有菌物品与有菌区;手套的外面与内面不可相互触及。注意操作区域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 脱手套:由上而下翻转脱出; 手指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有污迹先冲洗再脱下。
7、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示范,并进行讲解注意事项。
|
||||||
四、教学小结与检测: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在无菌区域与非无菌区域的划分,无菌操作的流程。 检测:试题检测的方式进行。 五、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思考题:无菌包内若有未用完的治疗巾应该如何回包装,有效期为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