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9. 职业安全防护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护理 课程:基础护理技术 教案编号:
课 题 |
职业安全防护 |
课时 |
4 节 |
||
任课教师 |
|
授课日期 |
|
||
授课方式 |
教学做一体化 |
教学方法 |
教学做一体化、举例法、体验操作法、小组学习法 |
||
知识点 |
职业防护的概念和意义、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职业防护的一般原则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
||||
重 点 |
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
难 点 |
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
||
教学目的、要求:
|
|||||
教学内容提要: |
|||||
职业安全防护 一、复习(10min) 二、导课(5min) 三、职业防护的概念和意义(5min) 四、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30min) 五、职业防护的一般原则(5min) 六、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30min) 七、总结(5min) |
|||||
课后思考题: 发生针刺伤后怎么处理?
|
|||||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模拟病房营造逼真病房环境 教具:教材、多媒体、视屏、 教学参考资料:1.《护理学基础》,吴世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活动过程: 一、 复习(习题) 试题抽查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通过抽查学生的形式可以检查班级考勤。如有缺勤同学,叫学委登记并计算入期末总评。 二、 导课(观看视频的形式) 教师播放一段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从而导致感染的视频。通过视频首先给学生一个比较深刻的映像: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很危险的,一个不注意也会发生生命危险。提出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三、 导入新课 课前通过在线课程观看教学视频,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先给出一些新闻报道(关于医院感染造成人员伤亡的真实案例)通过视频导课的方式,不仅在视觉上更加具有震撼力,而且会给学生一定的思想空间。 讲授新课 1、医院是各种病人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加之治疗方式的不同,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不断增多。所谓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医院活动期间受到病院微生物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2、医院感染的形成由三个方面组成:(通过图片讲述) 感染链: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3、医院感染的类型 (通过举实例的方式讲解)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4、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提问引导的方式讲授如:医院的主体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 病源体、易感人群、医务工作者、消毒灭菌的不严格、感染链的存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布局的不合理等 5、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通过表格和示例图的授课方式讲解医院的管理组织、规章制度等)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监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1、洗手技术 (提问:手上脏了怎么办?--洗手,找一位同学上来示范他自己的洗手方式,引出医学上的洗手技术) 【目的】 清除手上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操作前准备】 l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l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 l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对照幻灯片的图片,教师带动全班同学练习七步洗手法。 五、小结、小测 合上书本,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和洗手技术的操作方法。 小测: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关于医院感染的题目 |
|||||
教学小结与检测: 医院感染是学习剩余课程的基础,只有意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学生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各种流程做事。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做好职业防护。 检测: 1、提问: |
|||||
教学后记: |
|||||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